找到相关内容31篇,用时125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追思当代爱国高僧茗山老法师

    和尚剃度,取法名大鑫,号茗山。从此,踏上了献身佛教事业的漫长旅程。  茗山依宏台老和尚学习佛教五堂功课、经忏佛事,及佛教大乘经典。从小的薰习,严格的训练,对五堂功课能倒背如流,经忏佛事样样在行。茗山日后...香港应六个佛教团体邀请,讲了《阿弥陀经》、《观音普门品》、《普贤行愿品》等五部经典,并主持宝莲寺佛像开光典礼。他在香港讲经,以其广博多闻,融会贯通,对佛经的深刻体认,精辟独到的见解,深受前来听经的香港,...

    刘大任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30445862.html
  • 陈寅恪与中印文学关系

    描写人物及表达情感和思想进行了详细的考证说明。指出佛教大乘经典广为流通在于其宣扬忏悔,且最易动人。这些灭罪冥报传的作品,意在显扬感应,依托法句譬喻经的体裁,“原本为佛教经典之附庸,而逐渐演变成小说文学的...作者进行仔细的对比校勘。特别就同一佛典的不同文字译本间进行比较后分析产生不同版本的原因以及出现误译的原因进行了仔细的考证和解释。  从1906年开始,中日两国佛学界对大乘佛教的典籍《大乘起信论》的真伪...

    李群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7012562064.html
  • 佛学与中医学

    作了具体的描述,其核心思想就是要顺应自然规律,有所避宜,因时而食。印度原始佛教中并不禁肉食,可食“不见、不闻、不疑”[23]之三净肉。但汉化佛教大乘经典中认为食肉就是杀生,在...10]。大乘佛教进一步丰富了尊主贵命思想。   二、佛学对中医治疗学的影响   在疾病的治疗方面,佛家更是独具特色。《大藏经》中制定了治疗法则“八术总摄诸医方”:&...

    洪嘉禾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24564657.html
  • 唐代佛教义学之风尚及其地理分布

    均在5家以下。  前面已经说过,隋代唐初最流行的是涅槃、摄论,上述统计表明:唐前期依然是这样。  《大涅槃经》,全称《大般涅槃经》,亦称《大本涅槃经》,简称《涅槃》,是佛教大乘经典。此经为南北朝初期(...佛教传入中国后,各个时期率皆有较为盛行的经论与较流行的佛书。例如两晋盛行pán@①若,南朝宋齐流行涅槃、成实,而梁陈二代则三论又兴①。隋代唐初佛学界最流行的佛书是《涅槃经》、《摄大乘论》,道宣在《续...

    李映辉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402440820.html
  • 禅画研究的回顾

    尘埃”,传为千古佳话。   中国的哲学思想,其理论、系统、秩序,经长久累积既深且厚。佛教大乘经典自二世纪末至四、五世纪期间,陆续自印度传来,终于亦有三藏十二部浩如瀚海之叹!到了唐代安史之乱...方便门”中认为离念是佛的本质,因而有菩提树的偈颂曰:“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北宗主张用瞑想之法,拂去烦 恼尘,直观清净心,而通达大乘经典...

    吴永猛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331344419.html
  • 玄奘大师在印度境内游学与善财童子参学

    甚至 整个佛教大乘经典大都是透过文学方式表现出来的无上深义 。(注 3) 本经也不例外,(注 4) 我们不能当作历史去考证 ;可是也正 ───... (注 2) 印顺长老著《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与开展》之〈华 严经的部类与集成〉页999。 (注 3) 如《维摩诘说经》,大正藏十四册,本经之...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6460546214.html
  • 长乐佛教

    佛教大乘经典的精粹——《金刚经》传播于民间,用佛教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精神劝导人民“修善止恶”,当时,福州佛教徒和居士认为,他不但是一位精忠报国的民族英雄,而且是一位对佛教教义推崇并亲自传播的功臣,在...长乐佛教  序  长乐,吴航也,三国孙吴时期祖国东南航海名城,唐代又取长安乐之义,命名。长乐大地钟灵毓秀,地灵人杰,物产丰饶,在佛教方面更是历史悠久,高僧辈出,名胜广被。  君不见,长乐“天下名山...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0511162961.html
  • 禅与石窟艺术的盛衰

    十力具长,四无所畏,在众勇健。如来颜貌端正无双,视之无厌。戒德成就,犹如金刚而不可毁。”《增一阿含经》把念佛与观佛联系起来的这一思想,在后来的佛教大乘经典中得到显著的发展。 《般舟三昧经》是汉译大乘...巴利语上座部佛教经典文献,弥补了汉译巴利语佛典方面的的缺憾。《经集》的出版,澄清了一个佛教艺术研究中长期含混不清的问题,即寺庙早于石窟寺,还是石窟寺早于寺庙呢?  从《经集》的第一品,蛇品所反映的原始...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290863906.html
  • 任继愈:汉唐佛教思想论集(5)

    观点去阐明佛教经典,向读者推荐的。  当时佛经翻译的内容可分为以下四类:  1.关于佛教基本知识的入门书,佛教名词,概念的解释。这是佛教徒每个人都要学习的,不论大乘和小乘,如《成实论》、《俱舍论》等,...成佛的口号。人人都有佛性,在佛教大乘经典中如《维摩诘经》、《法华经》都已透露了这类思想。人是否能成佛,这本来是个虚构的问题,没有必要去认真考虑它是否可能。但是宗教问题是现实世界的反映,只是“人间的力量...

    任继愈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1470964794.html
  • 玄奘大师在印度境内游学与善财童子参学有关地理、路线、及其意义之探讨

    影响与贡献  ,均为所讨论之重要论点。  p. 168  壹、善财童子的参学  一、《华严经》的人生理想  《华严经》[1]是经过长期增编而成,[2]甚至整个佛教大乘经典大都是透过文学方式表现出来  ...参学  一、《华严经》的人生理想  《华严经》[1]是经过长期增编而成,[2]甚至整个佛教大乘经典大都是透过文学方式表现出来  的无上深义。[3]本经也不例外,[4]我们不能当作历史去考证;可是也正 ...

    李志夫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9020674457.html